“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
发布日期: 2018 - 05 - 11 访问次数:

序号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学科带头人

1

0828

农业工程

程吉林

2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仇宝云

 

1、农业工程学科简介: 

    扬州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与积淀。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办学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1981年农田水利工程成为我国首批硕士点,2003年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2人;博导9人,硕导45人;博士45人(海外10人),博士率90%;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拥有省“333人才工程”4人、校特聘教授1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科形成了农业水土资源、农业水土环境、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电气化信息化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提出大系统试验选优理论(国家自然基金结题“特优”),并应用于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跨流域泵站工程运行;在农田水肥(盐)运移规律、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农机智能驾驶、秸秆还田机械、插秧机械等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一代田间工程系列专利,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年来,学科瞄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农业水土环境方面,开展考虑农业水土资可持续利用的南方地区节水减排问题研究,与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相结合的农田排水控制新技术研究等;在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方面,通过研制新型高效农机具,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耕作栽培技术,覆盖保墒及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喷灌、滴灌、微灌技术等,形成综合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方面,与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管理相结合,开展对农业生产中新能源高效利用与微电网安全运行技术、农作物生长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农业工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基于GPS导航技术的田间土壤性质定位检测、作物产量实时监视、变量施肥控制、大面积农田作业及农业航空作业的位置引导等。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9项;到账总经费104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4450万元;获省部级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发表SCI/EI论文126篇。

  2015年江苏省政府和教育部在现代农业与环境领域共建扬州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契合共建主题。扬州大学“工程学”、“农业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科力量强;同时,扬州大学拥有农业、水利、环境、机械、电气等学科,综合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拥有省水利动力工程、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省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工程中心等省级平台。2014 年“农村水土安全与环境保护”获批省重点序列学科。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创新团队各1个。

本学科累计培养硕士生名、博士生名。近五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人次占在校研究生比例;论文选题全部来源于各级科研课题或企事业单位委托;学生就业率。学科围绕强化政治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扬州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与积淀。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办学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1981年农田水利工程成为我国首批硕士点,2003年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2人;博导9人,硕导45人;博士45人(海外10人),博士率90%;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拥有省“333人才工程”4人、校特聘教授1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科形成了农业水土资源、农业水土环境、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电气化信息化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提出大系统试验选优理论(国家自然基金结题“特优”),并应用于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跨流域泵站工程运行;在农田水肥(盐)运移规律、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农机智能驾驶、秸秆还田机械、插秧机械等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一代田间工程系列专利,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年来,学科瞄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农业水土环境方面,开展考虑农业水土资可持续利用的南方地区节水减排问题研究,与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相结合的农田排水控制新技术研究等;在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方面,通过研制新型高效农机具,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耕作栽培技术,覆盖保墒及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喷灌、滴灌、微灌技术等,形成综合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方面,与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管理相结合,开展对农业生产中新能源高效利用与微电网安全运行技术、农作物生长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农业工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基于GPS导航技术的田间土壤性质定位检测、作物产量实时监视、变量施肥控制、大面积农田作业及农业航空作业的位置引导等。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9项;到账总经费104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4450万元;获省部级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发表SCI/EI论文126篇。

  2015年江苏省政府和教育部在现代农业与环境领域共建扬州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契合共建主题。扬州大学“工程学”、“农业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科力量强;同时,扬州大学拥有农业、水利、环境、机械、电气等学科,综合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拥有省水利动力工程、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省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工程中心等省级平台。2014 年“农村水土安全与环境保护”获批省重点序列学科。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创新团队各1个。

   本学科累计培养硕士生名、博士生名。近五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人次占在校研究生比例;论文选题全部来源于各级科研课题或企事业单位委托;学生就业率。学科围绕强化政治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简介:

     “流体动力与能源高效转化利用”交叉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方向,包括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的能源(电能)生产和遍布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泵系统运行、保证建筑室内环境的能源利用。本交叉学科在“水利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下,于2012年立项建设“流体动力与可再生能源工程”自设二级博士点学科。本学科核心在于流体,无论是泵系统、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冷却水的水流,还是风力发电、建筑室内环境空气和火电锅炉燃烧中的热空气、蒸汽,均与流体有关。相关领域学科的交叉,有利于相互借鉴工作机理、研究理念和方法,目标是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生产和利用。项目组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合理的科研梯队,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以及成果转化能力,近年来,在自设博士点的框架下,各方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方向一、泵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现有研究人员8名,高级职称6名,博士学位8人,博士生导师3人。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8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小型企业创新项目等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及大型工程的科研项目60多项。出版全国行业标准,获省部级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拥有江苏省水力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省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仇宝云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方向二、风力发电理论与技术:本方向具有一支年轻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导师2人。近年来,承担欧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2015年建成的扬州大学低速风洞实验室可以进行翼型和风力机试验研究。拥有先进的激光测速仪器设备(3DPIV和LDV/PDPA)以及计算流体力学和优化通用计算软件(FLEX5、EllipSys3D、ANSYS、Fluent、XFlow、ISIGHT)等。

  方向三、水力发电理论与技术:现有研究人员9名,高级职称8名,博士学位7人。1995年开始,在利用现有泵站,当上游有来水时进行反向发电这一技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泵站发电方面的课题,主要研究成果有:泵站发电运行方式的选择、变频发电技术、水泵的水轮机特性、泵站发电运行应满足的技术条件等。完成相关课题5项,发表论文近20篇。相关成果在江苏省江都三站、泗阳泵站、刘老涧泵站、沙集泵站等多个泵站获得应用。所取得的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奖2项。

  方向四、建筑室内空气环境优化与节能:现有研究人员7名,高级职称5名,博士学位5人。现拥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术型和动力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属一级学科“土木工程”现为江苏省一级省重点(培育)学科,并建有省内先进国内有特色的多功能地热能开发利用试验示范平台与室内空气品质实验台。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专利7项,出版著作1部。

  方向五、能源高效热转化生产:现有研究人员6名,高级职称3名,博士学位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项1项,各类其他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20余篇,实现了低品位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了针对微米尺度内传热传质特性的可靠的数值预报方法与实验手段。将针对能量多梯级转化、利用的研究方法成功用于建筑、泵系统能量优化利用研究领域,解决了建筑供能、泵系统优化运行调度方面的能量精确分配等共性问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